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马克吐冷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他出身名门,与袁克文、张学良、溥侗并称“民国四公子”。爱好收藏,曾散尽千金只为求得一幅字画。爱画如命,被绑架也不允许妻子卖画交赎金。
但他却将一生收藏悉数上交给国家,一文不收。有人说,半座故宫博物院都是他捐出去的。
而这样一位捐赠了无数国宝的人,晚年病重想换间好一点的病房,却因“级别不够”医院拒绝。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撑起故宫半壁江山的人,张伯驹。
#01.
张伯驹生于年,原名张家骐,号丛碧。他的父亲是鼎鼎大名的张镇芳,袁世凯哥哥的小舅子,受袁世凯委派,主管盐政,创办了盐业银行,这是北方第一家商业银行。
事实上,张镇芳只是张伯驹的大伯,他的生父叫张锦芳,是张镇芳的弟弟。因为张镇芳孩子早夭,于是就从弟弟家将他过来。
张镇芳非常注重对张伯驹的培养,7岁就送他上私塾,而张伯驹也颇有文采天赋,9岁就能写诗。而且他看的书不少,看过的都记得。
之后,张伯驹又被父亲送到洋人学院去读书,毕业以后被安排到曹锟、吴佩孚等军阀部下任职。然而张伯驹不爱从政,尽管父母百般反对,他还是退出军界。
从此就当起了一个闲散的“纨绔子弟”,有空便写写诗作作画,四处看戏。张伯驹对戏曲尤为钟爱,也就是因为这样,他才结识了“潘妃”潘素。
潘素也是出身名门,因为随母亲学过乐器,自己也酷爱戏曲,在继母的安排下到书场学习和演出。
虽然张伯驹无意为官,但还是要继承家业,父亲去世前,将盐业银行交到了他手上,于是他成为了盐业银行的董事长兼总稽核。
年,张伯驹随盐业银行的总管理处从北京搬迁到上海。在当地商人给他办的接风宴上,他认识了潘素,对其一见钟情,并且决定迎娶她。那一年,张伯驹已经37岁,而潘素20岁。
其实早在15岁那年,家里就为张伯驹定下了一门亲事,他要娶的是安徽李氏,父亲是一位督军。虽然对方与自己门当户对,但张伯驹自视清高,也并不怎么把这位封建传统的名门小姐放在眼里。
不久,他还自作主张娶了第二房太太邓韵绮。那是位京韵大鼓艺人,因为张伯驹酷爱戏曲,觉得和邓氏非常谈得来,于是将她娶进了门。
张伯驹还有第三房太太王韵缃,这是他三房中最钟爱的一位妻子,两人还生育了长子张柳溪。
可是和潘素在一起以后,张伯驹愈发对三房太太没有感情,他也不愿意辜负她们,于是在十年后以两笔巨款分别和二房及三房离了婚,而大房太太在年时已经因病离世了。
张伯驹刚娶潘素进门时,还为她找来名师,教她文学和作画,专宠她一人。潘素学画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张伯驹带她游历山水,她很想把这些壮阔河山尽收纸上。
二是张伯驹本就是一个爱画之人,他喜欢欣赏,更喜欢收藏。他收藏的爱好源自年,他在一家古玩字画铺中收到了一幅康熙帝的御笔——写着“丛碧山房”的横幅。
这也是他为自己取号“丛碧”的缘故,后来张伯驹还直接将自己的宅邸命名为“丛碧山房”。自此以后,张伯驹开始对收藏字画一发不可收拾。
#02.
年时,张伯驹得知恭亲王奕之孙溥儒的手上,有一幅西晋文豪陆机真迹的《平复帖》,这幅书法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印记。
此前,溥儒已经将一幅唐代韩干所画的《照夜白图》卖出,致使其流失海外。张伯驹恐怕《平复帖》也会落得此下场,于是打算先下手为强,买下《平复帖》。
可是溥儒却狮子大开口,要价20万大洋,张伯驹拿不出这么多钱,请张大千出面,压价到6万。然而溥儒还是不肯松口,张伯驹只好暂时作罢。
后来溥儒母亲离世,溥儒急需用钱,而张伯驹又不好乘人之危,只好请傅增湘转告,借溥儒一万应急。
结果几天后,傅增湘竟把《平复帖》带回来给张伯驹。溥儒感念张伯驹雪中送炭,以及他求购《平复帖》也不是为了倒卖,所以还是决定君子不夺人所好。
年,张伯驹遭遇绑架案,他在回银行上班途中,被几个壮汉持枪挟持着带走。绑匪给张家打去电话,索要赎金根金条。
潘素得知张伯驹被绑架后慌了神,一心想交赎金救人,可是家里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钱,张伯驹平日里爱好收藏,几乎把家财都散尽了,于是潘素决定卖画赎夫。
张伯驹知道潘素打算卖画后开始了绝食,急得绑匪赶紧把潘素找来。潘素见到张伯驹因为多日没有吃过东西,形容枯槁,心疼得不行。
可张伯驹只是坚定地嘱咐潘素,他收藏的字画一幅都不能卖,如果只是为了救他所以要卖画,他宁愿死在绑匪的手上。
潘素没有办法,只能找到张伯驹的旧孙曜东帮忙。孙曜东打探到这起绑架案是一个特务组织干的,于是出面周旋,后来绑匪答应只收20条金条就放了张伯驹。
据说自从这一次惊心动魄的遭遇以后,张伯驹就把所有的收藏转到了潘素名下,而且和她搬离上海,从此没有在上海久居过。
年,日本投降,溥仪在逃亡时被俘,北京形势一片混乱。此间不少国宝文物丢失,散落民间,其中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的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被一位古玩商马霁川觅得。
张伯驹听闻后顾不上是大半夜,跑到马霁川的家中要求购画。马霁川出价两黄金,可张伯驹根本连80两都掏不出来。因为不久前,他才以两黄金将范仲淹的《道服赞》收入囊中。
这么多年来,他的收藏也耗尽了他的家财,不然也不至于被绑架后,连赎金都拿不。无奈之下,张伯驹去到故宫博物院,请求官方将国宝买回来。
可是故宫对张伯驹的请求没有任何回应,张伯驹只能又去到古玩店林立的北京琉璃厂,对所有店家撂下狠话,如果谁购入《游春图》后又将它转手给洋人,谁就是卖国贼,是民族败类。
见此,马霁川觉得自己手中的《游春图》也不怎么可能出得了手,于是决定大降价卖给张伯驹,从之前的两跳水到两。
然而张伯驹还是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一就把宅子给卖了。当时张伯驹宅子的上一任主人,可是大太监李莲英,可见此宅有多值钱。不过张伯驹就为了一幅画,竟把这座豪华大宅给卖了。
张伯驹对书画的狂热,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可以不要房子,不要性命,也一定要保住珍藏,难道他真的就“纨绔”到这种无人能比的程度吗?
#03.
年,世人终于明白张伯驹为什么会视书画重于身家性命。那一年,他将8件最顶级的收藏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而且是无偿捐赠,政府曾打算奖励他20万元,但张伯驹分毫不取。
最后文化部只能给他颁发了褒奖令以示嘉奖,这张奖状在后来也只不过被张伯驹随意地存放在家中一侧,甚至还蒙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朋友不解,曾问过张伯驹,为何他散尽家财去收藏这些书画珍宝,结果却将它们无偿捐献出去。
对此,张伯驹是这样回答的:“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之后,张伯驹又将剩下的收藏,悉数捐赠给故宫和吉林博物馆。张伯驹为的不是财也不是名,他只是单纯地不希望这些属于中国的文化瑰宝,流入洋人之手。
年,国家发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张伯驹积极响应,成立了一个“老艺人演出委员会”,组建剧团排练《宁武关》、《祥梅寺》、《马思远》等戏曲。
除了字画,张伯驹这位“纨绔子弟”还特别沉迷戏曲,早在年少时他对这门艺术很感兴趣,不然也不会娶二房太太,还有潘素进门。
张伯驹经常到戏班子捧场,是忠实票友一枚。他和梅兰芳二房,“冬皇”孟小冬的师父余叔岩,也是一生至交,两人曾经合作编写《近代剧韵》,这是系统介绍京剧十三韵,总结了京剧发展实践的一本“京剧教科书”。
他还和余叔岩、梅兰芳等在年创立了“北平国剧协会”。年组织了一众名角儿,为河南旱灾筹款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义演,被称为“艺坛最后一次绝唱”。
和收藏字画一样,张伯驹也是倾尽所有地为保护京剧传统文化出力。可是他的努力却为他平添横祸,张伯驹排练的剧目被攻击为支持封建王朝、歪曲农民起义,他也因此被打成了右派。
事实上,对于张伯驹来说,京剧艺术归京剧艺术,政治归政治,他从来没有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可尽管他再怎么驳斥,上级对此是充耳不闻。
陈毅元帅听说此事,也为张伯驹鸣不平,认为他这样一个能将自己收藏的珍宝都捐献给国家的人,不可能是个反动分子。
张伯驹被释放以后,陈毅在李济深成立的棋艺研究所终于见到了张伯驹,两人以棋会友,正式结为君子之交。
年,张伯驹前往吉林担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也是陈毅元帅为他搭的桥铺的路。因为陈毅听说张伯驹自被打为右派后,生活一直都挺困难,就想帮他一把,毕竟当时自己什么忙也没帮上。
结果张伯驹却根本没把那时的遭遇放在心上,“国家大,人多,个人受点委屈难免,算不了什么,自己看古画也有过差错,为什么不许别人错我一顶帽子呢?”
在一般人看来,人生除了生死,都是擦伤。可对于张伯驹而言,人生除了国家,其余都是小事,他终生都热爱着这个国家。
#04.
很快就到了年,张伯驹再次成为了一个“反动分子”,可他仍过得悠然自得。
白天,他和潘素都要接受批斗,可是到了晚上的自由时间,夫妇俩还是按自己平日的生活节奏来,一人作诗一人作画,好生欢喜。
潘素那时已经不怎么画大幅的山水画,而是画小幅花卉,例如梅菊等代表了坚毅品格的花卉,最后他们还将这些诗画装订成册。
张伯驹的女儿张传彩曾经回忆父亲道,张伯驹一生没有对谁低过头,唯有一次他收藏的卷轴被搜出来要焚烧掉的时候,他竟跪在火堆旁哀求众人,“要烧就烧我吧,这可都是国家的宝贝,烧了就再也没有了。”
后来张伯驹又被分配到吉林进行劳改,最后考虑到他年龄过大,还是批准了他留在北京。可是他和潘素却不能再住回往日的宅子,只能挤在一间只有10平米的小屋,靠的接济度日。
但无论生活多么困难,张伯驹还是一如既往的乐观,这些磨难从来没有侵蚀过他的精神和心态,坦然自若。
年,陈毅元帅逝世,张伯驹曾想去送送好友,却碍于政治身份不能前往。他只能亲手写一幅挽联,凭此吊唁。
后来因为这幅挽联写得实在太好,张伯驹被安排到中央文史馆工作,潘素也到中国画院当了画师。
张伯驹一直在书法和诗词方面都很有造诣,不过他收藏家的名声实在太大,也就掩盖了词人的身份。
除了陈毅,张伯驹还有很多好友,例如章伯钧、袁克定等。当初这些人和张伯驹一样,有所谓的政治身份,他们的亲友都不敢接近,唯独张伯驹为他们出钱出力,他还曾经收留袁克定,也就是袁世凯的长子长达十年之久。
年,张伯驹终于平反,恢复声誉,但他此后仍没过过富足安定的日子。两年后,他因感冒入院治疗,却被安排在一个八人间病房。
因为病房里人多嘈杂,还容易交叉感染,潘素就向院方提出请求,希望可以给张伯驹安排一个单人间。可是院方却干脆地拒绝了这一请求,原因是张伯驹“级别不够”。
又过了两天,张伯驹的感冒加重成了肺炎,于2月26日逝世。有北大学生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医院痛骂:“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单人间,可他捐给国家的国宝,医院!”
张伯驹先生,爱国、通达、乐观,生于乱世名门,却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