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最值钱的不是银元,可能是一条鱼

白癜风病初期照片 http://pf.39.net/xwdt/200119/7767767.html

导语:民国时期最值钱的不是银元,可能是一条“鱼”,原因是什么?

在民国时期的电视电影,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整箱整箱的金条。无论是背地里的交易,还是有钱的存储,用的都是“小黄鱼”。没错,它就是黄金,你能想到在民国时期的一条“小黄鱼”的价值有多高么?民国时期最值钱的不是银元,可能是一条“鱼”,原因是什么?

金条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美国进口的大金砖,切割之后,再制作成各种规格的小金条。不过每个黄金的重量都有所不同,代表不同的价值。市面上流通的价值,通常从两钱、四钱、一两、二两一直到十两,流通最多的是一两、五两和十两。按照以前的单位来换算,一斤等于十六两,折算一下,可以得出,一两的金条等于31.25克,这种金条被称为“小黄鱼”。

既然有的被称之为“小黄鱼”,自然就有“大黄鱼”了。所谓的“大黄鱼”一般重量是五两左右,五两等于.25克,十两等于.5克,这两种都被称为大黄鱼。由于取材一致,它们与小黄鱼一样,成色都是。

为什么民国时期人们不用银元?在民国那段动乱的时期,一般的富裕家庭,家中都会准备一些“黄鱼”,它的体积较小,在逃荒或者搬家时候容易携带,而且价值也比银元高出很多,因此有钱人家都会储存“小黄鱼”。不过,在市面上主要还是银元,“小黄鱼”不直接在市面参与交易,可以将金条拿到银行或者钱庄兑换为银元,方可使用。

当然了,要说民国时期的“黄鱼”的真正价值,除了其本身所有的价值以外,还要考虑收藏等附属价值。这就像一些收藏品一样,对于一些绝版的发行,可能其收藏价值要远高于其本身价值。民国时期最值钱的不是银元,可能是一条“鱼”,原因是什么?快看看你家有“小黄鱼”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