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京东金条平台客服”
“您有一个“京东金条”账户需要注销”
“否则将严重影响您的个人征信
并收取滞纳金……”
接到这样的来电
家住滨湖区的张先生一下慌了神
赶忙按照“客服”的提示一顿操作
殊不知
此时一张电信网络诈骗的“大网”
已向他张开……
上当四部曲,见招拆招!
1
以影响征信为由,威胁恐吓
3月6日15时许,张先生接到自称是“京东金条平台客服”的电话,告知其因国家最新政策,需要对京东金条账户进行注销,如不配合将影响征信,甚至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般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后,会主动电话联系当事人,称受国家最新政策影响,需要对京东白条、金条账户进行注销,否则影响个人征信,从心理层面进行施压。
2
诱导其将钱转至指定账户
半信半疑的张先生按照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准备注销所谓的“京东金条”账户。“客服专员”指导张先生将所有的资金转至指定账户,进行审查,称所有资金审查完毕后会全部返还。张先生相信了,并即刻转账4千元。
在通过前期施压、伪装的基础上,诱导当事人通过将资金转至指定账户进行资金审查,甚至诱导其至网贷平台进行借款,并谎称资金会全部返还。
3
下载钉钉APP并诱导屏幕共享
随后“客服专员”又要求张先生下载钉钉软件,并创建会议室进行沟通,过程中,诱导张先生进行了屏幕共享,刚开始张先生并不相信对方的身份,在“客服”通过远程操作利用张先生的京东软件冒充官方向其发送了“中国银监会”的授权证书和相关文件后,张先生逐渐放松了警惕。
骗子在实施诈骗过程中,经常会要求当事人下载钉钉等办公软件,通过软件屏幕共享功能获取当事人手机内的信息,为实施诈骗提供支撑。
4
被骗3万元,迟来的醒悟
随后,这位“客服”进一步引导张先生在网上不同的平台和银行APP中进行信用贷款,并将贷款所得转入指定账户由对方替张先生还款来“清空额度”完成注销。
几番操作后,张先生发现他的“京东金条”账户不仅没有注销,反而欠下了一笔又一笔的贷款,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3个小时的视频通话中,张先生共被诈骗3万4千元。
1、所有的贷款,只要如期偿还,就不会影响个人征信。个人征信有瑕疵,不可通过资金转账、刷流水的形式进行修改。个人征信情况可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进行查询。
2、凡是接到陌生电话自称平台客服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可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