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旅游的人大多都会去往北京最著名的文物古迹——故宫,还有漂亮的颐和园,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北京的什刹海还有一座“恭王府”。这座府邸最初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是清朝大贪官和珅修建的府邸。
恭王府大门在乾隆四十年前后,权臣和珅权倾朝野,又凭借自己的手段,收敛了不少的“黑色收入”。凭借着手中巨额的白银,和珅便想着盖一座巨大的宅院,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业”。乾隆四十一年(年),和珅便在北京的什刹海发现了一处风水宝地,历经十多年时间的修建,和珅富丽堂皇的的府邸终于完工。
和珅之后的和珅也在自己的府邸中生活了几十年,自己的房子也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在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立刻处理了和珅,并且将和珅抄家,发现了巨额的白银。嘉庆四年,和珅府邸的一般随之便被嘉庆皇帝赏赐给了弟弟庆亲王永璘,另一半则依旧给和孝公主与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居住。
嘉庆帝之后和珅的这座府邸也就成为了“庆王府”,传到咸丰年间,庆亲王的后人也逐渐衰落,称号已经变成了辅国将军。继位之后的咸丰皇帝,为了巩固统治,为了皇位的安稳,再次想到了这座王府,为了拉拢弟弟恭亲王,便将这座王府彻底赐给了恭亲王。这座府邸也最终有了一个“恭王府”的名字。
恭王府一角财大气粗的恭亲王奕欣得到王府后,立刻着手对其进行修缮和整改,使其变得更加精美、气派。因为这座王府几度易手,它的主人也都不是一般人,所以就会有史学家侯仁之的评价:“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这座精美的王府,始建于清朝的鼎盛时期,最终也随着清朝的覆灭也渐渐被辱没。在老恭亲王之后,这座王府也传到了他的孙子溥伟的手中。末代恭亲王溥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帝王迷”,当初光绪皇帝驾崩后,溥伟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以为能够成为皇帝,但是慈禧选择了更容易把握的小溥仪。
在王府中的溥伟溥伟也是没有办法,无奈说道:“名分已定,毋须多言,奴子一定尽力报效朝廷”。当然他也兑现了尽力报效朝廷的诺言,当袁世凯手握重兵,拥兵自重时,溥伟骂其是当世曹操;当袁世凯逼迫清朝皇帝退位时,溥伟站了出来“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
但是时代的潮流岂能是一个人能够阻挡的?年,清朝还是在袁世凯的逼迫下亡了,但是溥伟还是不死心,一心想着复辟,想着恢复祖先的荣耀,想着能够自己当上皇帝。所以溥伟最初找到了日本与德国等列强合作,希望能够得到外国强大的势力拥护,借此达到复辟的目的。
溥伟但是与外国人打交道,活动经费还是少不了的。最初,溥伟便将恭王府中的古董、字画、家居等珍宝打包低价卖给了日本商人,暂时获得一笔财产,所以现在的恭王府中也就没有很多的古玩、字画等。但是这点钱财要想恢复大清朝的荣光还是杯水车,年,疯狂的溥伟将祖上传下来的恭王府以万元的低价,抵押给了北京天主教会的西什库教堂,但是说只是抵押,日后还是要赎回的。
带着这笔钱财,溥伟开始了自己的复辟之路,但是到第二年“复辟老大”肃亲王善耆逝世,当溥伟的钱财耗尽之后,溥伟的复辟梦还是没有成功。此时的溥伟已经是穷困潦倒了,所以也就没有了能力去赎回这座恭王府,这座王府的主人也就成为了西什库教堂的洋人。
肃亲王善耆堂堂百年王府竟然成为了洋人们的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是一种刺激,更有一种屈辱感。还好之后恭王府由辅仁大学赎回,并且将其用作女生学堂,只是花费了根金条!这价格不知道是当时溥伟卖王府时价格的多少倍了,虽然花费巨大,但是这座饱经沧桑的王府最终还是我们的。
参考:《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