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多样性差异化高端化跨界拓展国产巧克

白斑医院排名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4679454.html

春节将至,情人节也会很快来临,对于巧克力生产商来说,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销售旺季。然而,在一线城市一些大型超市卖场内,琳琅满目的巧克力货架上几乎全是进口品牌,国产品牌的巧克力难觅踪影。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巧克力产品销售额达到亿美元,消费量达万吨。而在国内,巧克力市场空间十分广阔。相关报道显示,去年我国巧克力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亿元,而随着互联网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线上巧克力销售增速将维持在15%—20%。但是,品牌知名度低、产品种类及设计落后,令国产巧克力市场略显冷清。

超市难觅国产巧克力身影

一对正在选购巧克力的情侣表示,之所以选择进口巧克力是因为口感和包装,就算是想买,也几乎说不出一款国产巧克力的名字。

北京物美超市通州果园店的年货区内,包装精美的进口巧克力礼盒格外显眼。该超市销售的巧克力几乎全是进口品牌,货架上本土品牌的巧克力屈指可数。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北京家乐福通州店。在该门店收银区附近,主干道旁边的展柜上摆满了德芙、费列罗、雀巢、好时等国外巧克力大品牌,同时还配有音乐和彩灯加以装饰,以吸引消费者。“国产品牌的巧克力也有一些,但一般不会摆在显眼的位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巧克力消费的季节性非常强,春节、情人节、圣诞节这几个重要节日,巧克力的销量会猛增,“主要就是靠这几个大节日带动,平时的销量也很一般,像夏天基本上都卖不动。”工作人员说。

结合当下国内巧克力市场不难发现,外资巧克力品牌占绝对主导地位。资料显示,以玛氏、费列罗、雀巢、好时为代表的4大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其中,玛氏旗下的德芙、MM、以及士力架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9.8%,费列罗为17.8%,雀巢为9.7%,好时为8.6%。高端巧克力市场更是被歌帝梵、瑞士莲等外资品牌垄断;中端市场基本也被以吉百利、明治、乐天为代表的国外品牌占据。

此外,国内巧克力市场品牌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也相对激烈,尽管如此,仍有许多的外资品牌试图进入中国巧克力市场分取一杯羹,例如在年年底,德国高端手工巧克力品牌LAUENSTEIN成功进驻天猫国际;年,亿滋国际宣布将旗下吉百利巧克力重新带回中国市场,并在天猫海外旗舰店上线。

相比之下,国产巧克力品牌则较为沉寂。

曾经一度位居国产巧克力首位的金帝巧克力因经营不善而易主;有部分巧克力业务的金丝猴尽管脱离好时,但在巧克力品类上并无重大突破;国产糖果巧克力制造商徐福记仍为雀巢所把控,巧克力业务板块表现并不突出。整体看来,目前,在国内市场尚无可与外资品牌比肩而立的国产品牌。

作为过年的标配,国产巧克力的金条、金币、金块等富有传统特色的造型仍能占据一席之地,但这也局限于特殊节日的点缀,很难拉动平常消费。“如果没有品牌作后盾,即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造型也很难跻身一二线城市的年货市场。”业内人士表示。

线上销量持续增长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我国的巧克力市场竞争也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当下呈现“线上主导”趋势。

数据显示,年巧克力成为线上休闲食品第一大品种。巧克力销售规模、消费者人数稳定增长,人均消费额持续增加,成为更多人喜爱的甜食品类。“近年来,我国巧克力行业一直保持着10%—15%的年增长率,高于全球巧克力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近6个百分点。年,我国巧克力产量73.2万吨,销售收入.9亿元。”一位行业人士说道。

与线下实体店相比,线上的巧克力种类也更为繁多,尤其在近些年,更有不少新锐巧克品牌在线上异军突起。

纵观当下巧克力市场看来,在线下,德芙、士力架、奇巧、脆脆鲨,好时以及费列罗等品牌占据了巧克力市场大部分份额。而在线上,除了上述品牌,还有卜珂、怡浓、诺梵、乐奈、每日黑巧等品牌瓜分着巧克力线上市场份额,其中,每日黑巧作为新锐品牌代表,备受行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