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山西省平鲁县的劳动形式还是集体出工,集体劳动。那时候每个家庭都需要选派一名劳动力,在平鲁公社屯军沟大队公社,中学生杨茂就是他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被选派来参加集体劳动,当时他还是一名中学生。这天,大家一起来到一处坡地上挖土,杨茂站在土沟坡上挖土,在他下方是一名叫做黑云的青壮年,黑云负责将杨茂铲下的土装到独轮车上,再推去土地上筑田用。杨茂和黑云就这样配合着,在四月份的中午时分,两位正在劳动的年轻人已经感到出汗了,他们和周围的人说着笑着,不停地挥舞着手上的铲子。突然,杨茂在土里挖出了一个木盒子,他仔细看了一下,这木盒子样子十分精致,还有半截埋在土里面。杨茂准备把它挖出来,但是在他伸手的时候却发现,盒子已经相当腐朽,一碰就变成碎屑了。这一碎不要紧,哗啦啦地竟然从中流出了很多金条,这些金条顺着杨茂脚下的土坡,一根根地滚了下来。其中几根滚到了黑云脚下,黑云捡起来仔细看了看,激动地大喊道:是金子!是金子!黑云和杨茂激动的声音引起了附近干活的农民的注意,他们纷纷涌上前来,挥舞着手中的农具,开始想看看还能挖出来点什么。随着大家一起动手,骨头、青铜器、珍珠、玛瑙等等宝贝接二连三地从土中被挖了出来。由于大家太兴奋了,也都生怕自己没有别人挖得多,所以下手都比较重,这就导致很多珍贵的宝贝受到了破坏。不过,还是有很多完好无损的,大家开心极了,一时间场面难以控制。生产队长闻讯赶来时,土坡已经被大家挖掉了一半,生产队长大声制止,到这时,大家才慢慢停下手中的活儿。生产队长知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赶紧上报给了公社,公社也上报给了县里的文物管理会。县里非常重视,赶紧派专家来到这里,一方面了解情况,看看这块土坡到底有什么秘密,另一方面追讨被农民们挖到带回家的文物。专家走访附近的村子时,有老人说,这里本来是平原,没有这个土坡,可是随着近些年来雨水的冲刷,才形成了沟壑,从而有了土坡。至于这些文物是怎么回事?老人们就不知道了。专家经过专业的勘测,发现沟壑的下方还有一个巨大的夯土建筑台,而这些文物就出现在建筑台基地附近。专家又在建筑台的附近仔细寻找,另外找出了很多陶瓷碎片、敞口盆和素文瓮,通过文物的样式和花纹,专家认定这些是北魏时期的文物残片。这里还有一些锤头、刀等等,还有很多马、羊的骨头,这些动物应该经过火烧烤过,因为骨头已经呈现为烧烤之后的黑色。专家找到杨茂,杨茂说,当时发现金子时,这些金条是堆叠在一起的,除了金条之外,还有很多金箔、金饼等等。专家逐一走访当天参加劳动的村民,通过不断劝说,并且告知私藏文物的严重性,再加上杨茂带头交出了自己挖到的所有文物,这些村民也都纷纷交出了自己当天所得。那是件金子,总重达克,其中还有一些金挺,上面的铭文依稀可见。根据铭文辨认,这些文物属于中唐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当时唐肃宗组织力量镇压叛军,这些金器其实是安禄山手下的重要人物张通儒所有。当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张通儒为其右相,对安禄山死心塌地。安禄山进攻关中、洛阳等地时,张通儒就为其留守西京。史朝义造反时,张通儒率兵前去拯救安禄山的太子及老母,最终死于乱军之中。张通儒是安史之乱中的重要人物,而这些金器就是叛军的遗物,也是安史之乱的直接无证。这些文物价值连城,含金量在95%以上,即便是在今天,市值也超过了一个亿,更何况它们还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承载。当时为了表彰杨茂等人主动上交文物,当地奖励了他们元钱和一些其他东西,而这些金子则被专家全部带走,收入当地博物馆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