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一部我特别喜欢的电影,温润的色彩,温暖的格调,一切都让人倍感亲切,好像那过往的曾经就发生在昨天。
整个片子柔柔的,隐隐透出骨子里的忧伤,是我很喜欢的情调,柔情似水却又不失激扬和豪放,怀旧却从来不曾忘却未来希望的光亮。
《张三的歌》我要带你到处去飞翔走遍世界各地去观赏没有烦恼没有那悲伤自由自在身心多开朗忘掉痛苦忘掉那地方我们一起启程去流浪虽然没有华厦美衣裳但是心里充满著希望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看一看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望一望这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
《钢的琴》总评
影片围绕一起争夺孩子抚养权的离婚案展开,这种事现在看自然司空见惯。可故事发生在陈桂林和小菊身上,发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就呈现出非常独特的意义。
当时改革的号角已然吹响,破败的旧体制尚未完全破除,未来是怎么样,每个人都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这个时候,小人物的小事件往往都有着太多的意义。因此,陈桂林和小菊的离婚,也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婚姻决裂,更多的是一次对于未来的选择。
我喜欢这部电影,我喜欢张猛对多元化幸福的理解和宽容。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幸福有着自己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于是每个人都在走着自己的路,碰到同路的或许是自己的朋友,或许是自己的丈夫,或许就是自己的妻子,时代变迁,选择不同,道路不同,殊途同归一生长相厮守是选择,分道扬镳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也是选择。并不是所有选择都那么温情脉脉感天动地,更多的选择或许更加现实和残酷,理智的冷静的分析下,作出今天最好的选择,可谁也掩不住自己一度沉浸在这片灰暗的天空、破败的工厂里的曾经。
旧时代和自己所有过去的一切即将被抹去的现实,让感伤在心底油然而生。
陈桂林和小菊最后还是离婚了,可我并不觉得他们俩没有爱,只是时代变了,价值观变了,生活方式变了,人们都在追寻着自己心中的幸福。
大家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如同俩人对小元,小菊想自己能过好点、想孩子过好点,不想再过那种没有出头之日的生活,即使在她的定义里,吃穿住用行等外在物质条件的充裕就是幸福。但我一点都不鄙视她,这绝对不同于现在那种宁愿在宝马里哭的拜金女,能够知道、能够理解那个旧时代物质匮乏程度的人,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理解他们对物质丰富的渴望。
我相信,这是最为正常的人性思考结果。
陈桂林是爱小菊的,至少曾经爱过,或许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因为在电影后边,看俩人对于孩子出生重量的争论,听起来根本不像是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倒显得颇有些恩爱的味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俩人好聚好散并没有太大的分歧,过去的一切都已经变得不重要,彼此的感情都保持了很好的克制,然而小元,这个他们孩子的抚养权,或者说是孩子的未来选择,就成了所有一切矛盾的焦点。
陈桂林离婚为争夺抚养权而去借钱买钢琴,找人偷钢琴,最后又去造钢琴,看这一连串故事,就是一个奇迹的旅程。
一帮子旧时代曾经是铁哥们的工人兄弟,就是这帮人,好哥们,响当当的东北汉子,,却让一个茫然的时代折磨的奄奄一息,即使如此,真到了需要自己的那一刻,大家依然挺身而出,只为了兄弟,为了最后的尊严,也是自己的尊严,为了最后的希望,也为了自己渺茫的希望,迸发出最大的热情,造成了钢琴,钢的琴。
钢琴的制造成功可以说陈桂林实现了梦想,也可以说他没有实现梦想。
钢琴造成了,陈桂林和一帮子兄弟成功了,可其目的不是要争夺小元的抚养权吗?不是要证明他们可以给小元幸福美好的未来吗?可小元抚养权争夺战的结果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至于小元的选择和谁能给她更好的未来大家也一清二楚。
一切只求无愧于心,一切只是证明自己的一次努力,一切都只是一个过程,一切的一切却都没有结果。
旧时代的所有一切,包括他们这帮技术精湛的工人,在新的时代里同样茫然,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甚至压根就没有自己的位置。
光辉的荣耀,洋溢的激情,全都留在了那过往的破败里,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改革的浪潮变得无足轻重,最后化为乌有,就好像不曾来过,甚至不曾存在过。
无论是在怎样的环境,求生存,求幸福都是人的天性,即使在无可抗拒的时代里日日痛苦的挣扎。
他们都没有太高深的文化,只知道口号式的解放自己,也知道自己已经没什么好解放的。他们留恋过去那个时代,无论那个时代是好是坏,都包含了他们太多太多的青春、热血和汗水,但都把希望投向未来,努力创造未来。可是他们纠结在希望和绝望中,搞不懂历史的巨轮前进的方向,个人的情感在时代面前一个个都像是悲剧。
他们都是最普通的人,在我们的父辈当中,他们遍地都是,那个时代所留下的痛楚今生永远都难以消除。一部《钢的琴》,一片感动的心。
看这部电影,更像是品读历史,让我们感受绝望与希望的缠绵,回想已经模糊不清的过去,思考当今时代你我努力的意义和方向。
《钢的琴》意象之钢琴
钢琴,或许在这部影片中有着格外的意义,传承自旧时代工人的力量和智慧,却奏响了新时代的音符,弹出了人们对幸福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对爱深沉的追求。
钢琴对于小元这一代人来说是新时代的产品,奢侈而美丽,充满了梦幻的希望,可对陈桂林这一代人来说,却要付出无法计算的代价,充满了残酷。
当决定好造钢琴的时候,胖头要整点动静出来,顿时鞭炮齐鸣,一群人的背影逐渐出现在镜头里,他们看着噼里啪啦的鞭炮,想的仅仅是要马上去造钢琴吗?多少年前铸造厂开工的时候或许也是如此鞭炮齐鸣吧,那些个热闹和辉煌,都随风飘散,只留下昏黄的天空和残破的厂房。
如今鞭炮的再次响起,即将开始新的征程,一如当年铸造厂的开工,他们意气风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投身到工作中去,无论是过去的铸造还是现在的造琴大业。他们制造的钢琴即将诞生在破败的铸造厂中,可见他们完全有能力去创造未来,但他们没有机会,被精英们开辟的新时代所抛弃的他们和他们的未来与残破的厂房一同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
陈桂林原来计划做木结构的钢琴,但他们不具备条件,只好改做钢结构的钢琴。
能不能成?汪工说了,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儿。
事实证明,他们有能力用自己的智慧去造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结构的钢琴,他们有能力走一套不同以往、没人走过的路,也能同样到达成功与幸福的彼岸。
造钢的琴用什么?废旧的钢铁。
作为旧时代工业的产物,政策性的失误造成的垃圾,可即使如此他们也仍然可以被做成钢琴。可同样是人为的原因,他们更多被卖给了收购站。这些本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基础都变成了垃圾。
造钢琴的过程实际上是他们以往工作的写实与回放。
他们精神专注、技术精湛、配以激情四溢的音乐,活力四射的舞蹈,完美的展现了他们在旧工业时代的辉煌,同时也表现出来他们在面临不可知的未来时,依然怀有冲向幸福的动力,依然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造钢琴的历程穿越了两个时代,传承了他们的精神、意志和豪情,向新时代展现了他们的坚强和努力,令人震撼而浮想联翩。
钢琴终于造成了,钢的琴终于造成了,似乎幸福可期,美好生活就在前方,当他们调试钢琴的时候,或许还有几分希望和满足,但紧跟随着摩托车莫名其妙、毫无缘由突然摔倒所发出的爆响,又一次惊醒了美梦。
接下来的一场戏就更令人伤感,陈桂林的爹去世了,他再也不用陈桂林孝顺了。老爷子他留恋的夕阳、留恋的烟囱已经爆破了,他几十年回忆存留的铸造厂也已经走向了死亡。
这个并不算特别老的老人,他等不及聆听新世界钢琴的声音了,沉默地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意味深长。
造钢琴大业完成了,可陈桂林却一个人孤寂地坐着,没有开灯,沉寂的只有手风琴感伤的音乐回响在心海。小元似乎已经用行动做出了选择,做的钢琴早已经没有了意义。陈桂林似乎对未来已经失去了希望,靠在椅子上,闭着双眼,充满了无力感。
次日,小菊和小元来了,他们选择了残破的工厂里进行这样一个特别的抉择,更为准确的说,这似乎更像是一次告别破败、告别过去的仪式。
从垃圾堆里吊出来的钢琴,发出了动人的声音,但这已经不重要。
陈桂林和他的兄弟们都很平静,也很无奈,但是他们为了未来奋斗过,努力过,付出过,他们没有舍弃真情,没有忘怀爱恋,钢的琴,他们造成了。
那架钢造的琴,静静地摆在那里,那份沉静与淡定,无声的展现着那一个时代工人的坚忍与酸楚,透露着中国工人骨子里倔强的精神与气质,那是我们中国人千百年来执着向前、从未放弃希望的味道啊。
《钢的琴》意象之两个大烟囱
在影片一开始,大烟囱就出场了!
淑娴和陈桂林的小乐队在大烟囱下唱着怀旧痛苦的悲歌,可后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让老人快快轻装远去。
改革的时代已经来临,改革的欢声与旧时代远去的悲声共存,步步高的欢乐转瞬而至,看着那癫狂的演奏甚至有些可笑,可这就是历史的真实。
陈桂林问:走那么快去哪儿啊?
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埋葬旧时代,接下来的又是什么时代?又该如何建设一个新时代呢?没人知道。一个又一个的酒瓶由完好变成了破碎,那坚硬而疼痛的脑袋也逐渐变得麻木,留下的只是一下又一下的疼痛。谁注意到那孩子砸一下瓶子没破的那一幕了吗?砸一次没破,再砸,一如改革,总要以一种不理智的狂热和暴力开局,搞一次不行搞二次,可疼痛一回又一回的还是那颗秃顶的整懵圈的脑袋。吹拉弹唱的欢声下掩不住的是彷徨、迷茫和痛苦。身边是那孤零零的坟墓,充盈在耳朵里的是那步步高的欢快。
作为那个时代的特征,两个大烟囱注定要悲壮地离开。
很多人舍不得大烟囱,无法忘怀那个辉煌时代。这里有汪工,有陈桂林,有他们这群所有人。
陈桂林给汪工扯淡,说要想让两根烟囱不被炸,就要让人看到这不是两根烟囱,这是两根金条。
汪工很受启发,这位优秀的工程师,拿本书就敢设计钢琴的牛叉人物开始了烟囱的改造:长颈鹿造型,长征二号火箭,香炉上的两根香,高空蹦极,烟囱上种树,还设想了种什么树,银杏树,山楂树,梧桐树……
汪工在残破的老厂里很深情地给大家伙说:他就像是一个被我遗忘了许久的老朋友。原来他要走的时候,突然莫名其妙的忧伤,突然有话要说。这话好像不是汪工说的,更像是张猛或者那一代的工人想说的。如果我们成功,它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失败,它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实际上他还是非常希望成功的,观众也希望他能成功,可现实注定他不会成功。
改革的方向不是他所能想象,更不是他所能把握,最后结果依然是、也必然是定向爆破,让往哪儿倒就往哪儿倒。那爆破的巨响不像是建筑的轰然倒塌,却更像是炸响在天际的滚滚春雷。漫起的烟尘遮盖了所有人,湮没了所有人的表情,似乎所有人都同那轰然倒塌的烟囱消失了。
旧工厂照片式的展播,陈桂林怀旧的手风琴弹奏,心底那种感伤、那种不舍动人心弦,却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旧时代终结了。
为之付出青春、热血、曾经无比光辉和荣耀的时代就这样被扔进了历史的废纸篓,那感觉不止是忧伤,更是心痛,他们自然有话要说,可他们什么也没说,因为没地方可说,没人让他们说话,也没人听他们说话。
那段历史已经被压上了厚厚的黑土,土地上又迅速长出了高楼大厦。
唯有这部电影发出微弱的声音,一如街角冒出的一棵迎风的苗,摇曳着曾经的过往。
小结
《钢的琴》,一百零一分钟零二十三秒,我相信导演绝对没有想过刻意赋予每一幅画面更深的含义,是我们跟他共同完成了这部影片的时空之旅。
那一幅幅画面,是我们梦里的图景,是我们以为自己忘却了的图景。
我们以为破旧的厂房是梦境,我们以为眼前的高楼大厦才是真实,可他们都是真实的。那些破败的厂房,杂草丛生的院落,倒塌的烟囱,都真的存在过。
当然直至今天依然一直存在的,是那架钢的琴,它从过去走来,带着旧时光的哀愁,在我们的心里,弹奏着对未来向往的音符,让时光浸透希望和温柔。
我是
船长读书和情感,一个在红尘世界翻腾的修行者,努力跟你一起,用智慧蹚过人生这条河。愿天道与你同在。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