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篇文章关于我不打算购买蚂蚁集团的新股配售基金,单纯只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认为这个产品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选项。
但的确是想不到蚂蚁集团的上市会被搁浅。因为在中国市场一个企业要上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像蚂蚁集团这样一个超级独角兽。它的上市还承担了许多的功能和责任,并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事情。
11月2日蚂蚁的几位高管被四部委约谈,在这里我不想对约谈的内容妄加推测,其实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我们普通人是难以真正了解的。
对于蚂蚁接下来的上市前景,我认为蚂蚁最终是能够上市的,蚂蚁集团的上市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事情,背后还牵扯了很多的利益。至于重新上市的时间,有的媒体说半年,有的媒体说一年。
这个说不好,因为目前蚂蚁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互联网小贷新规。目前这个小贷新规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必须要等到小贷新规的政策落实之后,蚂蚁集团的业务结构也必然会发生大幅度的调整。
这个工程量我觉得还是挺大的,其实我国的监管政策一向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到一家企业如果要做到完全合规的话,你会发现企业根本是没办法赚钱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会说,过于严苛的监管会扼杀创新,所以蚂蚁重新上市之后,它将面临的是盈利预期的大幅度下降,估值也必然大幅度缩水。其实估值降低对投资者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个更合理的估值也能够让公司的股价走得更稳更长久一些。
大锤从蚂蚁集团的业务结构出发,看看蚂蚁集团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互联网小贷新规政策进一步收紧之后,对蚂蚁集团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蚂蚁集团的属性很金融但不太科技,大家都知道蚂蚁集团本来叫做蚂蚁金服,也就是金融服务。前几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很火,金服这个名字合乎当时的潮流,但是没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名声就被P2P搞臭了,其实我很为P2P行业感到惋惜,抛开那些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做诈骗的公司,P2P这个概念本身是很好的,是互联网技术真正能够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可是啊很多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个话题今天不展开。
蚂蚁在科创板上市,自然更加要淡化金融属性,强调科技属性,而且承销商写报告也得参考美股市场。如果只是按照金融行业来估值,可能只有十几倍,而如果按照科技公司来估值,那就可以达到几十倍了。
所以蚂蚁金服也就变成了蚂蚁科技集团,然而改一个名字并不能改变蚂蚁的金融本质,我们来看看招股书披露的业务结构,截止今年的6月底微贷科技平台的营业收入为.86亿元,
占收入的比重为39.4%。蚂蚁的微贷业务包括花呗、借呗、网商贷。
还可以看到蚂蚁的微贷业务对营收的贡献超过了数字支付业务,而且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
数字支付业务对营收的贡献逐渐减少,而微贷科技对营收的贡献逐年增加,如果再加上理财和保险两项业务,公司六成的营业收入来自于和银行相似的金融服务业务。
蚂蚁集团对外宣传公司的业务定位一直都是强调服务广大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然而实际上蚂蚁微贷科技最大的客户群体还是个人消费信贷,从这里可以看到微贷科技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有1.7万亿元,而小微经营者的信贷余额只有0.4万亿元。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11月2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上发表的文章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呗、白条、任性付等产品,其内核与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没有本质区别,也具有信用供给和分期付款的功能,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与费用是其盈利的主要来源。
借呗,金条,微粒贷等产品与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无本质差异,对于蚂蚁集团旗下的花呗
郭武平还特别针对地说了,花呗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续费高于银行,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实际上是普而不惠。
根据招股书花呗用户的日利率为0.04%。部分为0.02%,换算成年化的话就是7%至14%。所以有网友说的更直接,蚂蚁的主营业务就是放高利贷,因此银保监会批评蚂蚁普而不惠也确实有理有据无可厚非。
但其实这一点还不是最关键的,郭局长还说了,在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联合贷款中9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银行业,有的高达98%以上,这个98%以上指的就是蚂蚁集团,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导客引流的优势直接收取的费用,占客户融资综合成本的三分之一,加上其他产品收取的费用往往高达三分之二。
招股书中披露小贷公司的贷款绝大部分以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出售,也就是ABS。截止今年上半年98%的贷款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蚂蚁用来做小贷的钱是从银行拿的,但蚂蚁却打着科技的旗号从收益里拿走了三分之二。
马云说巴塞尔协议是老人俱乐部,但金融业设立这些规定是有道理的,就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所以对银行的准备金率,杠杆率都设定了硬性指标,全世界的银行都必须遵守。
退一步来讲,即便今天巴塞尔协议确实落后了,有改进的余地,但既然今天蚂蚁做的是和银行相同的业务就应该遵守和银行相同的规范,不能有双标。如果今天蚂蚁小贷的钱都是蚂蚁自己出的,你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那也无话可说,而事实上蚂蚁用于放贷的钱98%来自于银行。
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在参加一个金融论坛时,曾公开透露了蚂蚁的操盘方法,蚂蚁通过先从银行贷款,再循环发行ABS的模式,通过债券抵押循环贷款40次,用30亿的资本撬动了亿的放贷规模,杠杆率达到了倍,说你有金融风险一点也不过分。
11月2日银保监会公布了网络小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里明确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形式融入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四倍。这条还谈到在单笔联合贷款中
小贷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在这些条款的限制下,蚂蚁集团信贷业务的高杠杆也不得不,大幅度的调低,直接导致信贷相关利润大幅度下降,最终蚂蚁集团的估值也不得不大幅度缩水。
小贷新规中还有这样一条,原则上要求网络小贷公司不得跨区经营,花呗和借呗都是注册在重庆的,如果不能跨区经营只能在重庆一个地方经营,蚂蚁还有什么生意可做呢?不过征求意见稿也给蚂蚁也留了一条生路,对极个别需要跨省开展网络小贷业务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审批。
还有这一条同一投资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的跨省小贷公司数量不得超过两家,控股的跨省小贷公司数量不得超过一家,这一条也就意味着花呗和借呗,这两家小贷公司蚂蚁只能放弃其中一家公司的控制权,而转为参股。
要说蚂蚁有金融风险,无可厚非证据确凿。蚂蚁做着和银行相同的业务,还不用受银行监管政策的约束,另一方面过于严苛的监管扼杀创新也没有错。根据新出台的小贷新规,如果要完全做到合规的话,企业真是没有办法赚钱了。
以上说的这些其实都是表面上的理论和道理,对于有耐心看到最后的朋友,大锤接下来要说几句真实的想法,然而蚂蚁这把刀磨得太快了太好使了(对于韭菜),四部委的约谈究竟谈了些什么,那是他们内部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其实是无从知晓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捂紧钱包,不要轻易被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