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亭亭如盖
民国时期的老爷车,功能放到现在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复古的造型依然受到欢迎,自从德国人造出第一辆三轮车,一百多年过去了,驾车出行渐渐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小编在想民国时期有车一族和现在是不是不经相同呢?查了才知道,其实并不然,民国时期汽车不但非常少,价格还不是寻常老百姓所能承受的。
当时的汽车价格是多少呢?如果你是一名警察,你的工资仅有几银元,如果是老师就可以拿到几十银元,大学教授会更高,比如胡适月薪有一百五十银元,后又涨到四百多,而一辆汽车需要三千四百大洋,对于打工族或者拉黄包车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不吃不喝几十年才有可能有一辆轿车。
中国最早出现汽车的地方是上海,一开始并不是满大街都是小汽车,仅仅引进两辆,,后来全市乃至全国慢慢流行起来以后,汽车取代马车成为上层人士的交通工具。
买不起轿车可以坐出租吗?当时的出租司机不是按公里收费,而是计时的,上海轶事中有记载过,坐车一小时价格在四五银元之间。一个图书馆管理员一个月工资只有八元,这还是算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所以这个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众所周知,中国在成为一个劳动大工厂之前,很多物品都是依靠进口的,价格也会更昂贵,民国随边一辆福特牌汽车,标价两千大洋,折算成现在物价,大约三十万到五十万左右,买一辆车相当于现在够付一个首付了,如今的汽车寻常牌子也不过几万,功能更齐全。
有一点至今相同的就是保养费,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据说福特汽车大修一次就要一根金条,当时汽修人员的社会地位是相当高的,穿白衬衫、吃高档西餐。除了保养费还有油费也不容忽视,当时中国还是一个贫油国,石油年产并不高,只能依靠进口,加上国家限购令,即使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在南京加油,每一升需要一角五分,按照购买力,换算成现在人民币大约五六十元。
有了车还要有驾驶证,要事先学习好驾车才能上路,方向盘在当时叫“转向舵”,手刹是“手拉刹车杆”,最与众不同的是“手号”,也就是倒车、减速时把手伸出窗外,“手动”依靠特定手势提示后面的车辆。民国时期交通工具的变化,实际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素材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