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影说看不见的手艺江湖

《了不起的匠人》从年首播到现在,已出到第三季。

这部微纪录片以20分钟的轻体量,聚焦32位亚洲顶尖手工艺人的至臻作品与波澜人生。

这一季的纪录以“师徒”为主题,双人物,双故事、双重视角讲述师徒关系的故事架构,打破传统叙事记录局限。

这里选了两个故事来分享,关于父子,关于师徒。

其中之一是上海滩男人帮的西装定制传奇。

上海是中国西装的发源地,在上海最声名远扬的当属“红帮裁缝”。中国西装史上,第一套西装就是由红帮老裁缝手工制作完成的。

“红帮裁缝”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滩扬名立万。

如今六十六岁陈家宁是“红帮裁缝”的第四代正统继承者。

五十年代,定制业衰落,红帮裁缝追随客人去香港谋生,年少的陈家宁也随父亲前往香港。

“年纪大了,想回到上海,把原本属于上海的手艺带回去”。

年,陈家宁带着父亲的手艺和店铺,将本来属于上海的手艺带回了上海。

陈家宁有一套自己日常生活准则。

四点钟起床,六点钟准时开始熨烫当天要穿的衣服,这是他多年来未曾间断过的习惯。

他曾在几年前就已经退休,但每天仍然七点出门,九点开始工作。

红帮裁缝的手艺按照传统来说只传内、不传外。

但是陈家宁的儿子陈风凡是学习哲学的,他非常抵触学习裁缝手艺,最终只能妥协把管理的工作交给儿子。

包师傅年轻时听说了陈师傅的手艺,特此上门学艺,也成为陈家宁的手艺继承人。

“年纪大了,自己做不了了,总得想办法把手艺传承下去”。

一套定制西装从选材到成衣的过程非常复杂。

量体、打标签、画纸样、裁剪、缉省道、覆门、

画纸样,是开始西装实际制作的第一步。

如果纸样画不好,后续都是白费。这么多年来,陈家宁一直坚持亲自画纸样。

覆门,是西装制作中很重要的步骤之一。

它能把不完美的身材变得完美。

陈家宁对店里的一切细节都有着严格甚至近乎固执的把关。包括布料放置的位置颜色、西服的摆放。

在徒弟们眼中,西装只要合身是可以打破常规的,但陈家宁看来,西装是要用传统参数考量的。

分毫不差就是完美,这是他几十年来恪守的原则。

在陈家宁眼里,裁缝是一个职业,不是生意,不是市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他自十五岁入行,历经红帮裁缝的兴盛繁荣。

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徒弟们。

他的希望,就是上海西装能以红帮裁缝的标准一直走下去。

花丝镶嵌贵为“燕京八绝”之首,是一门久远的宫廷技艺。

真正宫廷珍宝大多是花丝工艺,因其制作复杂,工的价值要远远大于金的价值。

杜建毅是痴迷首饰的北京爷们儿,从事花丝工艺47年,让曾属于宫廷的技艺在民间得到延续。

同陈家宁面临相同的困扰,杜建毅想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杜棽,但儿子只学了两个月就放弃了。

由于女儿的出生,杜棽想亲自做一把金锁送给她。

但这个想法一说出口,便被父亲泼了一盆冷水。

在杜建毅看来,花丝镶嵌这个行当,25岁到35岁之间是黄金时期。

花丝镶嵌工艺繁复,一个成熟的工匠需要八到十年的磨砺。而杜棽只学习了两个月就离开师门不曾问津。

花丝镶嵌是花丝和镶嵌这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

花丝选用提纯后的金、银做原料,制成细丝。

把金条从手指粗变成到近乎头发般的细丝,需要大概两天的时间。

人头发的直径是0.08毫米,而杜建毅能用0.07毫米金丝制作首饰,在业内堪称一绝。

蜻蜓发簪是花丝镶嵌的一个典型代表,要求的工艺非常高。实物非常轻,上面有上千个焊点,但又不能看出来是有焊点的。

从一根根花丝到成品,要经历几十遍工序。而焊接是最难的部分,一旦烧坏就要从头再来。

杜棽他经历了很多次焊接的失败,一遍遍从头开始。看到了儿子的着急,也想让他明白滴水穿石的道理,老杜请来了自己的大弟子教授儿子技艺。

火候的虚实,时间的长短,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不同金属的熔点要烂熟于心,才能不断接近成功。

这些手艺人和他们想要代代相传下去的技艺,像是大隐隐于世的一个个江湖。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上演着一个个关于技艺与传承的传奇故事。

宣传部郭雪媛

审改谢晓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