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0日,中央收到了一通急电。而打来这通电话的主人,是正是新四军的军长,叶挺。
急电的内容让人望而生畏:叶挺军长说道,我军已经被围困于茂林以南,准备固守。请求党中央与蒋介石交涉,如果没有转机的话…那么一周之后,新四军,恐怕会全军覆没。
(叶挺将军)
接到急电之后,中央哗然。几位领导面色阴沉,怎么也不会料到事情竟然落到了如此地步。国民党居然包围了我党的部队,日本人还没赶出中国,这就要翻脸了吗?
而且情况竟然危急到了,连英勇善战、经验丰富的新四军都会全军覆没的地步。那么战场到底有多么凶险?叶挺军长带领的新四军,究竟是处于一个何等危险的境地!
那么为什么新四军会被国民党所包围起来呢?又是怎样的情况,能让叶挺军长都悲观的说出“一周后恐全军覆没”的话呢?
这还得从年,国民党政府向朱老总和彭老总,叶挺军长发出的那封代电开始说起。
那时,白崇禧与何应钦勒令新四军、八路军于一个月之内渡过黄河北上,并要求八路军、新四军缩编为十万人。要知道,这两支军队加起来可是足足有五十万人啊!
白崇禧
五十万人缩编成十万人,这跟自废武功有什么不同?同时,电报中还对我党进行了种种污蔑,把两党之间地方上的摩擦全都扣到了我军士兵的头上。
这可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谁不知道我当军队纪律第一,没有命令,绝不敢挑起争斗。更何况,早在九月初,中央就当得知了国民党想要“扫荡”新四军的命令,因此对国民党的要求严加防范。
谁知道你们究竟想要干什么?因此,11月9日,中央复电,一字一句的驳斥了国民党的污蔑。
图文无关
但那时毕竟是合作期间,抗日是头等大事,完全拒绝国民党的要求就相当于撕破脸皮。因此,中央同意派新四军前往长江以北。
就这样,年1月4日,叶挺军长率领着新四军的一部分部队开始北上,可他们并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早在12月10日,蒋介石就秘密下达了解决新四军的命令。为此,第三战区、第三十二集团军等部队陆续开始调动,而当叶挺军长率领的部队到达皖南泾县的林中地区时,国民党的合围已经完成。
(皖南地区的密林)
1月6日,国民党突然发起攻击,新四军仓促迎战,同时厉声质问国民党的想法。但蒋介石却一推二五六,言说自己不知情,转头就继续下达歼灭新四军的命令。
接到蒋介石的命令之后,敌人开始步步合围,而我军没法硬抗,只能撤退。随后,就出现了开头,叶挺军长急电中央,说一周之后,新四军恐怕会全军覆没的那一幕。
这是一场差距悬殊的战斗。国民党军早有准备,而我军却是突然袭击,更何况国军足足有八万多人,我军只有九千多人,因此在战斗的最初,中央和叶挺军长做出的指令,就是突围,而不是战斗。
图文无关
战斗的话,即使拼光了最后一个人又能对对方造成多少伤害呢?更何况这还正遂了蒋介石的意。只有突围,将革命的火种保存下来,才能在未来的有朝一日,向蒋介石讨回公道!
但即使是突围,也注定是一场残酷的筛选。回望着身后的部队,叶挺将军的心中充满了惆怅。不知道此次战斗结束之后,还有多少小伙子能够活下来。
但无论如何,战争已经临近了。他们能做的,就是主动地迎接敌人的攻击,而不是呆在原地等死!
1月12日,石井坑之战爆发,在呼啸的炮火声中,国民党军发起了总攻击。这,也同时宣告着,新四军的突围,正式开始。
皖南事变激战地
那么这场惨烈的突围战究竟有多少人不幸身死,又有多少人最终成功突围呢?这其中,是否有着我们熟悉的面孔呢?
首先,我们得从十二日爆发的,那场石井坑之战开始说起。
1月12日,天蒙蒙亮时,国民党军向我军发起了突袭。叶挺军长坐在临时指挥部中,神色凝重、沉着的安排着作战计划。
(石井坑之战旧址及碑文)
其实之前,新四军是有机会逃脱的。但是1月8日深夜,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和参谋长周子昆的不辞而别却全盘打乱了他的计划。
虽然有着叶挺军长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但部队的士气依旧没办法回到之前的地步。
虽然10日下午,项英、袁和平和周子昆回到了部队中来,但他们的离去却实实在在的切断了新四军的后路。原本,叶挺是决定向北渡江,勉强可以亡羊补牢。
项英
但项英的犹豫和不辞而别却打乱了这一切。等到一月十二日时,即使是以叶挺军长的战争天赋和聪明才智也想不出好点子了。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战斗,从战斗中,寻找生路!
12日,叶挺将军利用着手上的兵力,努力地抵挡住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但毕竟敌众我寡,装备又远远落后,因此半日苦战,新四军就伤亡惨重。
四周的制高点大多被国民党占领,甚至就连军部都处于敌人的炮火范围之中,指挥与各个纵队的联系更是全部中断,士兵们弹尽粮绝,精疲力竭。
图文无关
但只要还活着,就不能放弃希望!下午四点的时候,中央发来了指示,建议叶挺可以分批东进或者北进,以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尝试突围。
十二日晚,战争的烈度渐渐降低,叶挺将军便准备按照中央的指示,分批突围。他决定以石井坑为中心,把手上的部队向四面八方散去尝试突围,尽可能的保证革命骨干和有生力量。
十三日凌晨,在做出决定之后,新四军剩余的数千人开始陆续的选择突围方向。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三人率领政治部,选择向东北方翻山逃离,叶挺将军也与他们共同前往。可他们的突围过程并不顺利,在下山时,遇到了国民党军的团狙击。
叶挺
叶挺将军努力组织起了一支手枪队,向国民党军的阵地发起了进攻。可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悬殊了,密集的机枪扫射哪里是可以用手枪打得过的?最终,这一路部队突围失败,几人只能分开,隐藏在山中,寻找着一线生机。
可狡猾的国民党显然并不想放过他们。眼看寻找不到踪迹,国民党军就派出了士兵,举着白旗,要求新四军谈判。
军部敌工部部长林植夫与国民党师有过一段交情,因此就像叶挺请命,想要去谈判。
可刚下山,他们就被背信弃义的国民党给扣押了。什么谈判?那只不过是忽悠人出来的手段!
饶漱石
14日上午,叶挺军长再次组织起部队向阵地发起冲锋,但仍旧失败。
此时,国民党派人请叶挺将军去谈判,在政委饶漱石的劝说下,叶挺最终答应了谈判请求。可他与林植夫一样,同样被无理扣押,甚至后来被关押到了监狱之中。
而此时,项英仍旧隐藏在山中,他更是遇到了被冲散的参谋长周子昆。两人勉强成立了临时的指挥系统,隐蔽在深山中,躲避着国民党的抓捕。
(叶挺和项英)
这次隐蔽足足持续了七十多天,每天饿了就在森林里找点吃的,渴了就寻找附近的水源。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两个山洞,可以躲避夜晚森林中的猛兽和虫子,也能躲避白日国民党军的搜索。
直到三月初,他们联系上了皖南特委负责人胡明。可眼看就要脱离苦难,不幸却发生了。
那是一天中午,天气很好,项英把身上的衣服脱了下来,准备晒晒太阳。毕竟树林湿热,浑身出汗,衣服早就泥泞不堪,太阳晒一晒,人也神清气爽。
可殊不知,就是这个行为,让他失去了逃脱的机会。在脱衣服时,一些钞票、黄金掉落了出来,恰巧被一个叫做刘厚总的战士看到了。
图文无关
他的心中升起了歹念,与其在山林中喂蚊子,不如干一票大的,拿着这些东西作为晋身之资!3月13日凌晨,刘厚总闯入项英所在的山洞中,一枪打在了他的头上。
这个新四军的副军长,几乎已经逃脱国民党追捕的战士,就这样死在了叛徒的枪下。
枪声将熟睡的周子昆惊醒,也让警惕的警卫员醒了过来。可他还没拿到枪,就被刘厚总三枪击中,倒在地面上。而参谋长周子昆也为其所害。
(被叛徒所害的参谋长周子昆)
做下这一切的刘厚总甚至不能久留,因此拿走武器和金条、银元等值钱的东西后,就投奔国民党去了。
除去为叛徒所害的项英与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也没能逃过国民党的毒手。1月14日傍晚,袁国平选择了突围,他们来到了东坑,在那里隐蔽着自己。可第二天黄昏,等到战士们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被国民党包围了!
这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啊!因此15日夜晚,袁国平率领部下分散突围。他们越过河水,向东北行进,暂时甩开了国民党的追捕。
但敌人依旧穷追不舍,毕竟蒋介石为我党的战士们开出了一个不菲的价码。19日刚出太阳时,袁国平带着十几个战士来到了一个名叫巧峰镇的地方。
烈士遇难山洞
可这时,国民党又追了上来!没办法,几人只能再次逃跑。但山林里的路泥泞又崎岖,十分难走,身为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又有近视,因此就落在了队伍的后面。
这下,可就出大问题了。因为敌人恰巧发现了几人,端起机枪,疯狂扫射。落在队伍后的袁国平毫无疑问被子弹击中,直接摔在了地上。
战士们眼看长官倒地,连忙背起长官奔跑。就这样,在战士们的努力下,袁国平成功逃出生天,被战士们隐蔽在了河边的一个小破房子里。只要渡过河,大家基本就安全了!
可行百里者半九十,一个可怕的事实摆在了眼前:袁国平身负重伤,已经无力渡河。如果强行渡河,很可能会连累其他战士被发现。
想要逃走,就要冒风险。或者等在原地,守着长官?袁国平的心中异常的平静。他或许犯过错误,但他依然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为了不拖累这些可爱的战士们,袁国平选择了自戕。
(自戕的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就这样,三位新四军的高官,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和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追捕或战斗中身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国民党恶意挑起的围剿战争。
除了几位被国民党背信弃义的围剿导致死亡的干部,以及被国民党无礼扣押的叶挺将军之外,还有不少人成功突围,政委饶漱石就是其中之一。
饶漱石与袁国平一样,同样选择了十四日傍晚突围。因为那天军长叶挺被国民党扣押,饶漱石已经知道了国民党的想法。
(新四军政委饶漱石)
他们明显是想一网打尽,什么谈判,只不过是骗人下去的幌子罢了!因此,饶漱石不愿意在原地继续等下去。
与其在原地等死,不如拼死一搏!于是他就与五名战士更换上了便衣,埋好了武器,往坑口外走去。
这个办法无疑极妙!因为战争年代,人会下意识的把武器揣在身上,如果有武器,谁也不会放弃。可饶漱石反其道而行之,埋下武器,伪装成百姓,无疑更加真实。
毕竟谁会想到,一个手上有枪的人,居然会把枪丢掉,选择把生命交给别人呢?
图文无关
他们刚刚离开,就遇见了搜索的国民党。国民党看到了几人,直接冲了上来。饶漱石连忙把银元都递了过去,甚至还放了一块怀表和一根金笔。
金钱开路,国民党军的脸色好看了不少。为首的连长厉声喝问他们进山来干什么?饶漱石连忙解释,说自己是一个商人,不巧遇上了打仗,进山迷路了。
饶漱石的外表十分有欺诈性,他的身上穿着皮衣,嘴角还留着一撮胡须,看起来的确很像一个商人。排长摆摆手,让他们赶紧离开。
饶漱石
饶漱石的心中充满了惊喜,自己真的能逃脱追捕了吗?他们连忙道谢,顺着排长指的方向下山。可没走几步,身后的国民党军突然叫住了他们。
饶漱石的心中一片冰冷,他以为自己暴露了。正在饶漱石大脑疯狂运转,想着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脱身时,连长却用刚到手的笔写了一张纸条给他们。
原来,没有路条,谁都不能下山,他叫住几人,只是为了给张路条而已。饶漱石心中充满了庆幸,他连忙下山,专条小路走,终于逃脱了国民党的包围圈。
图文无关
随后,他辗转多地,与中共中央南方局取得了联系,最后在地下交通员的护送下回到了上海。就这样,新四军的政委,逃脱成功!
除了饶漱石之外,新四军秘书长兼军法处处长李一氓和参谋处通信科副科长兼无线电总队总队长曹丹辉也突围成功。
前者于12日凌晨,确认电台被砸毁、密码本被烧毁之后才选择了突围。毕竟他是军法处处长,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如果密码本被国民党得到,那么我军日后的情报战就会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
(军法处处长李一氓)
正因如此,他才甘冒风险,在原地多待了一会儿才选择突围。他的运气十分不错,一路有惊无险,在当地的一户农民帮助下潜藏多日,后来独自一人来到了潜口镇,花大价钱搞来了一张去桂林的通行证。
之后,李一氓辗转多地,从桂林到衡阳,又到广东,最后在一位国民党老朋友的帮助下来到了香港,成功突围。
而曹丹辉呢?他就要惊险的多。他先是召集战士,组成了一个五十人的小队,可这支小队又在后续的战争中被冲散。随后,曹丹辉独自一人躲避着国民党的搜捕,又累又饿、又饥又渴。
(曹丹辉少将)
但他同样是幸运的,因为他也遇到了老百姓们热情的帮助。在得知曹丹辉是新四军后,一位老大爷给他们弄了些吃的,更是给了他们几套衣服。之后,曹丹辉换上了便衣,继续逃亡。
后来,他多次遇到了反对派的追捕,但又多次遇到了人民群众的帮助。最终,在自己的努力和群众们的协助下,曹丹辉来到了长江南岸,收容那些被冲散的士兵,展开了游击斗争,同样成功突围。
这场发生在皖南的围剿被称作皖南事变,叶挺军长领导的九千人最终只有大约两千人突围成功,剩余的绝大多数都壮烈牺牲,项英、周子昆、袁国平等领导同样也在其中。
但即使如此,新四军也没有被打垮。他们坚决抵抗、奋力突围的红色精神,至今仍在被我们赞颂。他们身躯虽死,但灵魂却永不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