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的假货,却在百倍的价格上被买断,到底

在如今的社会中,有很多复杂的行业,有些人就会利用人性的贪、嗔、痴等弱点来欺骗大众,用一种故意误导的形式让别人信以为真。就比如古董行业,古董确实很值钱,但有些古董商家就会利用仿造假货“华丽”的外表来诱惑别人,把假的塑造成真的一样,因为他们也辨别不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一元的假货,却在百倍的价格上被买断,到底存在怎样的营销模式那些商家会制造出完整的骗局来让人们相信,而达到他们赢利的目的。这种骗局经常存在于大街小巷中,他们首先会利用人类的共性,不会准备太过复杂的古董,会专门弄些金条、金锭、银元等藏品,然后把这些的外表搞的花里胡哨的,一般这些高仿的东西不会被普通人识别,但在行家眼里就是些假的不能再假的地摊货。道具准备好后,这些商家会提前“演戏”,然后对街边各大商铺的小生意人下手。一般骗子们都会在人流量不大的老街道进行骗取,以防提前被人拆穿,他们会先找一些群众来假装成商人,让这些“商人”问他们收购一些老银元什么的,并说普通的一一千元一枚收购,高级的甚至上万元一枚,那些街坊邻居听了就会蠢蠢欲动,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会持续出现在这条街道上。有的老人家甚至花几万块来买那些银元,后果就是商人拿着钱再也找不到了,而那些所谓的老古董不用说肯定是假的。这种骗局并不是现代固有的,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那些“银元”就是用普通的铅、镍、铜等材质制作的,质量很一般,稍微用力就可以将其折断,一枚成本也就一块钱左右,那些商家就利用那样的骗局卖两三百一枚,从中获取的利润可想而知,这也是这种骗局一直存在的原因。再说民国时期,比如在上海收藏界就出现过一个著名的“开元通宝案”,当时某骗子先把自己装扮成“许文强”式的成功人士,开着所谓的豪车,住着所谓的洋房,出行会有保镖开道,名伶相伴。更者他把自己称作是某洋行代表,然后在整个上海滩扩散消息,说自己正在找一种错铸的开元通宝,愿以高价收购此种通宝,并且有多少收多少!消息一出,整个上海滩的收藏家都坐不住了,纷纷寻找此种错版铸币,然后再转卖给这个“洋行代表”。之后人们才知道,那个所谓的洋行代表其实是在囤货,那还不如自己吧错币买过来,在转卖给德国洋行,那样会赚的更多。不光这些案例,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像新兴文玩、玛卡、藏獒、股票之类的,商家会先炒起热度,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进场,就开始收割韭菜,捞钱跑路,各式各样的骗局,其实运作方式都是一样的,骗子把势头做足,然后开始收网,他们会准备大量的赝品,雇佣一些人在市场售卖,价格是成本的好几倍甚至是几十几百倍,就这样还是会有很多人蜂拥而至的哄抢,事后才醒悟,但卖家早已卷着钱跑了。这一类一类的事件警告我们不能贪图眼前所看到的事物,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件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