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中李涯不知道,余则成翠平知道谢若林赚

谢若林死了,临走的时候连一口棺材都没有,廖三民管杀又管埋,却没有检查谢若林有没有断气。躺在土坑里的谢若林肯定是一肚子委屈:“我卖的西瓜确实贵了点儿,但你也不至于嫌西瓜贵就杀人呀!”

谢若林不知道,西瓜卖贵了可能会丢命,西瓜不保熟也很危险,他真正应该遗憾的,是任何东西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赚了那么多金条,给媳妇买了那么多花生,还不如自己多吃几顿饺子了:原本是对媳妇一见钟情,却做梦也不会想到他钟爱的晚秋,嘴里嚼着花生,心里想着则成。

谢若林更没有想到的是,他用性命换来的黄金美钞,最后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李涯在军方大牢里再次见到徐宝凤的时候,肯定会想到一个问题,而且会对徐宝凤进行审问:谢若林没跑掉,他应该是被人灭了口——他收藏的那些金条美钞哪去了?

李涯和吴敬中都不知道谢若林用命换来的那笔巨款终归谁人之手,但是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余则成和翠平肯定是知情人:这些宝贝都卖了,又能买装备一个连的武器了!

在整个天津谍报界,最聪明的两个特工,当属吴敬中和谢若林,他们都从穆连成身上没少捞好处,最后却都被穆连成耍了。穆晚秋之所以能跟余则成做邻居,就是穆连成的巧妙安排:他要举报吴敬中对他的敲诈勒索,老吴为了息事宁人,只好将把没收来的房子分给了穆晚秋一套。

后来晚秋对谢若林往家里带有技术的女士出离愤怒,也是有原因的:那房子姓穆不姓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谢若林就是个赘婿。

住着老丈人弄来的房子,谢若林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拼命赚钱,就是想在妻子面前扬眉吐气,只可惜他的妻子是天津一流汉奸大富豪家里出来的闺秀,根本就瞧不起谢若林用命换来的那几沓美钞几根金条,谢若林终生难忘的饺子,一向锦衣玉食的穆晚秋也是不屑一顾——喝惯了吕宋咖啡的人,是不会就着大蒜吃饺子的。

实事求是地说,穆晚秋并不恨他“叔伯”穆连成,因为穆连成的“工作”给她提供了奢华生活,他之所以仇恨吴敬中,就是因为吴敬中毁掉了那种她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我叔伯,他经不起军统、中统,还有警察局的轮番敲诈,就带着岛国女子跑到岛国去了,我回了老家,在那儿住不惯,又回来了。”

穆晚秋为什么在乡下老家“住不惯”,读者诸君当然是心知肚明的:鬼子占据天津,穆晚秋住得很惯,而且还有心情学得一手好钢琴,鬼子和汉奸跑掉了,穆晚秋反倒有些不习惯了。

这类从小娇惯的女士,都有一个共性,她自己可以公开对表示愿给余则成“做小”,但却不允许谢若林沾花惹草,这就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谢若林要是有半点办法,又怎会去找气质长相都远逊穆晚秋的烟花女子?被自己弃如敝屣的谢若林有了外遇,穆晚秋居然气得服毒自尽,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谢若林出轨,穆晚秋没想到也不允许,这一点她曾很自信地对翠平夸耀:“这我可以很自信,他出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就是不可能找女人,因为一个男人对女人所要求的一切,我都有。”

上面是穆晚秋的原话,这番话应该怎么分析,读者心中自然有杆秤:谢若林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这很不地道,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谢若林能吃到碗里的,而且吃撑了,又怎么有闲心去瞧外面的剩饭?

悲催的谢若林简直生无可恋:他原先效命的中统改成了党通局,一天天在走下坡路,九头牛都拉不回;他一往情深的穆晚秋已经表明了心迹,宁肯给余则成做小也不愿当谢家正妻。

事业情感双双受挫的谢若林只能把精神寄托在美钞和金条上——如果他像穆连成那样有钱,像余则成那样有权,又怎会活得如此窝囊?

余则成有个吴老师,还有个戴主任,谢若林跟父母吃了一顿饺子后就天人永隔,想找靠山都找不到,一切就只能用自己的性命去打拼。在夹缝里生存的谢若林只能信奉生存主义:“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能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

谢若林是一个情报分析高手,他从几张看似毫无关联的纸片中,直接推理出了余则成的身份:“陈秋平是你家太太的妹妹,就在他意外死亡之后,上面急需给你配备一个太太,也可能是时间来不及了,也可能是有人已经看过照片了。找一个特别像的,结果就拿她姐姐出来顶替。你就是峨眉峰,时间、去处,严丝合缝。”

谢若林揭穿余则成身份的时候,慢条斯理抑扬顿挫,居然一点都不结巴了。谢若林的结巴,是经常深思熟虑养成的习惯还是一种转移对手视线的伪装,谁也不知道真相——《胜算》中的老鬼子福原,直到最后才发现唐飞说话十分利索,气得他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谢若林之所以要挖出余则成的真实身份,除了卖钱和获得成就感,可能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那就是要报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挨了余则成一耳光的李涯拉松套之后,谢若林还不肯收手,最后落得个五尺土坑一声枪响,留下了数不清的钞票和金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谢若林是一个资深情报贩子,他手里的天价情报多得一个皮箱都装不下,换来的美钞和金条,当然也是数都数不清——他留下的巨额财富,最后都去了哪里呢?这个问题在《潜伏》中有很明显的答案。

谢若林“失踪”后,李涯带着一帮荷枪实弹的特务闯进谢若林家中,一番翻箱倒柜,之后,找到了“谢若林留给他的一封信”:“李队长,感谢你的黄金美元,我和徐宝凤走了,临别之际,留词半阙……”

李涯气得状如疯虎,对着谢若林的床铺打光了手枪中的子弹。怒火攻心的李涯忘了很多事情:谢若林匆匆出逃,家中为何没有焚烧秘密文件留下的纸灰?谢若林聚敛了无数美钞金条,那些宝贝都哪儿去了?

可能有读者会替李涯解答:谢若林和徐宝凤两个大活人,带走上百根金条和数万美金,又不是拿不动,两个手提箱就带走了。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一件事情:当时天津兵凶战危,火车和轮船都有特务检查,谢若林哪敢带着满箱子的钞票金条出逃?

读者诸君都知道,李涯前来抄家的时候,谢若林正躺在土堆之下后悔,徐宝凤也在军方大牢里啃窝头呢,金条和美钞肯定不是他们带走的——这一点,再次见到徐宝凤的时候,李涯也明白了。

于是谢若林的巨额财富最终落于谁手,就成了一桩谜案。

真的是一桩谜案吗?当然不是,睿智的读者诸君可能早就从剧中找到了答案:那封信是谁放在谢若林褥子底下的?谢若林淘换来的秘密档案,被谁悄悄拿走了?

这两个问题是有答案的,于是开头咱们提出的问题,吴敬中李涯不知道答案,但余则成和翠平是一定知道的。

不管那笔钱最终归于何人之手,谢若林走的时候是一分都没带走,他顶多只能抓两把黄土走上奈何桥,这跟两袖金风青云直上的吴敬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家和万事兴,吴敬中与夫人梅姐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就是不四处划拉,仅凭常例钱钞,也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吴敬中带着夜明珠和玉座金佛飘然而去,谢若林却成了无人问津的一抔黄土,谢若林黄泉之下有知,看着余则成和穆晚秋双宿双飞,心头肯定也在滴血:我豁出老命赚来的黄金和美钞呀,最后都被谁拿去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745.html